甘州融媒讯 老旧小区停车难、没有无障碍通道……这些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在甘州区东街街道长沙门社区正通过党建引领共治共享新模式得到有效解决。长沙门社区构建“听民意、议民事、解民忧”的基层治理机制,通过畅通诉求渠道、搭建协商平台、凝聚服务力量,让群众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绘就了一幅共建共治共享的和谐画卷。
以需求为导向,激活服务供给。社区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民生福祉、安全风险、积案化解等内容,广开渠道常态“求”、主动上门常态“访”、诚邀居民常态“讲”。以“群众点单、精准服务”为导向,让网格员扎根小区楼院,面对面倾听民声,答疑解惑。例如,馨宇丽都A区居民反映在单元门口增设无障碍通道,阳光丽景居民反映维修桥面坡度,南苑小区居民建议安装智能健身路径等问题,社区迅速联系街道、住建局、物业公司等单位启动专项工作,切实回应居民需求。
以创新协同,治理构建新格局。创新构建“三维驱动”治理模型,网格治理做精基础单元,志愿服务激活内生力量,积分体系构建激励闭环。从完善运行体系、优化队伍建设、培训提升能力等方面入手,不断提升网格精细化治理水平。以社区党委、业委会、物业企业、居民代表为主体的多元协商议事共同体,深入楼院,多渠道倾听居民诉求,让“有事好商量、诸事多商讨、难事共商议”,全力解决居民关切的烦心事、揪心事。截至目前,为馨宇丽都A区更换32部电梯、拆除东沙嘉园地锁、南苑小区安装智能健身器、宏达小区下水井盖维修、吉庆花园、玉米原种场绿化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真正做到问政于民、问需于民。
以服务赋能,共治活力再激发。整合辖区企事业单位、物业公司、社会组织等资源,构建多元化志愿服务体系。联合共建单位组建志愿服务队,“周五有约”一起下楼院,一起找问题,一起解难题,累计为民办实事23件。同时,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志愿行为”转化为“有形激励”,让“小积分”发挥“大能量”,引导居民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让每一份参与都有价值,每一份力量都被汇聚。
下一步,长沙门社区将持续紧扣居民需求,盘活辖区各类资源,从“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转变,用细“治”入“微”的志愿服务,让居民幸福感更“实”。(陈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