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州融媒讯 近年来,甘州区梁家墩镇敏锐捕捉时代发展脉搏,立足实际,深度践行“165+N”工作法,全力推动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为梁家墩镇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坚持1条主线,提升精神文明建设“全新高度”。“文明实践最终落脚点在人,在于让广大群众有真实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近年来,甘州区梁家墩镇以“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为主线,坚持“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的工作理念,立足群众需求,突出思想引领,着力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着力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着力推进移风易俗活动,在全镇开展各类精神文明实践活动102场次,创建省级文明村2个、市级文明村2个、区级文明村6个,推动全镇开满文明之花。
搭建6大平台,筑牢精神文明建设“坚实阵地”。积极搭建“理论宣讲、文化娱乐、体育健康、未成年人健康教育、矛盾纠纷调解、媒体宣传”六大平台,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坚实支撑。通过“产业基地讲理论”“禾苗小课堂”、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载体,积极组织镇村两级宣讲队伍深入田间地头、农户家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群众传播党的创新理论,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着力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利用传统节日,举办春节联欢、中秋晚会、重阳敬老等活动,营造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增强群众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同时,各村也积极组建自己的文艺队伍,开展广场舞、自乐班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在全镇各领域开展多层次、分众化宣传320余场次,共悬挂横幅20余幅,发放宣传资料500余份,发表新闻稿件80余篇,举办“我们的节日”文化活动50余场次,组建村级自乐班1个,调解矛盾纠纷76起。这些平台的搭建让人民群众坚持党的政策一起学、发展产业一起帮、乡风文明一起树、邻里守望一起护、公益事业一起干、环境卫生一起扫、民族团结一起创、矛盾纠纷一起调、法律法规一起宣、乡村振兴一起推,让文明实践有了落脚点,也让群众在参与中感受到文明的力量。
创新5种方式,传递精神文明建设“温暖力量”。在精神文明实践过程中,梁家墩镇注重创新方式方法,通过“‘讲’理论、举旗帜”“‘评’典型、树榜样”“‘帮’邻里、聚民心”“‘庆’节日、传经典”“‘建’家园、创文明”五字诀工作法,开展理论宣讲、典型评选、邻里互助、文化传承和节日庆祝等多种活动,有效凝聚了群众力量,推动了基层社会治理和文明实践工作的深入开展。全镇注册志愿者人数2100人,成立31支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90余次。
打造N个品牌,激发精神文明建设“无限活力”。“群众需求什么、文明实践就指向什么”,为了提升精神文明实践的效能,梁家墩镇不断延伸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触角,积极探索打造“N项品牌”,让文明实践更具活力。通过组织志愿者深入开展留守老人助餐、特殊群体关爱活动等一系列文明实践活动,让文明实践看得见、摸得着,做到文明实践有力度、群众心中有温度,真正打通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打造“产业基地讲理论”“幸福食堂”“互助幸福院”“禾苗小课堂”等文明实践品牌4个,不仅丰富了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提升了文明实践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张鏻木)